無論是菜鳥還是高手,大家每天都在學習,因為搜索引擎也在天天變化嘛,鳳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但是我想問的是,學習,大家又是通過什么途徑呢?有人說很多:培訓班,網(wǎng)絡,書籍,教師。那我換個角度去問,有多少人會從搜索引擎這里下手去學習呢?
我看的文章不少,因此有些精典的話記下了,可惜人名沒有記住,有一句大概說的是,"既然做搜索引擎的生意,就要看搜索引擎的'臉色'"。搜索引擎的'臉色',實際細分起來很簡單,一是它的動態(tài),二是它本身的技術。動態(tài),可以理解為動靜,比如說百度換巢了,谷歌調(diào)整排名因素了(忽略關鍵詞標簽)等等,本身的技術就可以舉個例子,一個客戶問我,多個標題之間到底應該用"空格","逗號","|",還是什么其它的符號去分隔,我讓他自己去百度查,他也蠻聽話的,直接去百度搜索"多個標題用什么分隔",回來告訴我,多半說是用|,但也有的用什么都說無所謂,這一點,所有介紹seo的書和"文章"里都沒有具體的、肯定的說用什么去分隔。前輩們一次又一次的去實踐,認為","效果不錯,就去自己的軟文里強調(diào)","可以用來分隔,另一個前輩通過自己的實踐,也會去自己的文章里再強調(diào)"|"符號的效果,更可憐的是大部分的菜鳥們,他們看完前輩們的文章隔幾天改一次符號,當時我就納悶,為什么不去百度上自己搜索下結(jié)果看呢?這里我舉例下百度,百度對于多個標題,基本分三種方式,一是說明型標題,比如說,"百度貼吧——全球更大中文社區(qū)","雅虎圖片——搜索全球20億中文圖片",這一類的標題,中間分隔符全是"——",適當解釋說明之用,另一種,可以說是主副型的標題,如"百度網(wǎng)站_新聞","百度新聞_百度百科",這類的標題一般是主,內(nèi)頁之間的關系,用"_",類似的還有并列型的標題,這個我沒有去研究,說這么多無非就是想讓大家也來分析下類似的問題,所以這個就留給大家自己去分析。
其實做SEO的,都是時時刻刻與搜索引擎打交道,說白了,十個人,五個人跟百度打交道,因為它是中國的老大,三到四個人跟谷歌打交道,因為它比較全面,另外一到兩個人跟雅虎啊,有道等等打交道,有些商務來往還是多半通過這其它的搜索引擎來交互的,因此也不能完全忽略。所以學習百度,谷歌可以列為重點學習對象,其它的搜索引擎,有時間和精力也是多多學習下,對自己肯定有好處。
另外想提一嘴,更近在度谷聽的一個講座,大致內(nèi)容是說大型網(wǎng)站的關鍵詞優(yōu)化策略,感覺想法很好很強大,但實記凹個起來卻很難很乏力。單說關鍵詞選擇這一塊,一個大型網(wǎng)站,不管是商業(yè)的還是門戶的,網(wǎng)站的流量還是從長尾那兒來的多,所以關鍵詞的選取就要做大量的調(diào)查和分析。
對于關鍵詞的調(diào)查和選取,方法不少,工具也多,這里不一一介紹,也沒必要再介紹,現(xiàn)在我想說的是更近新發(fā)現(xiàn)的一種方法----谷歌的神奇羅盤。這個東西我是一周前發(fā)現(xiàn)并且開始用它觀察的,感覺效果還不錯,所以向大家推薦,寫這篇文章之前,我也做了個小調(diào)查,分別在百度和谷歌上查了下"谷歌的神奇羅盤"這個詞的搜索量,谷歌的搜索量是14800,而百度則是9630。這也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。
誠然,關鍵詞分析的工具多,但是目前為止,我認為這個神奇羅盤效果真不錯,而且直觀上還比較方便,左邊是圖形展示,右邊是搜索量以及排名,既能看到各詞之間的聯(lián)系,又能直接對比出長尾的冷熱度,再有,它所在的百寶箱,對站長們來說,真是個學習的好箱子。
關注搜索引擎變化,掌握搜索引擎更新技術,個人認為,遠遠比單調(diào)的去培訓班,軟文中學習的多,而且先進,及時。
淺談站長如何跟著搜索引擎學習,希望對您有用。